杜诗镜铨

    清杨伦撰。凡二十卷。成书于乾隆五十六年,以编年为序。其“凡例”云:“诗以编年为善,可以考年力之老壮,交游之聚散,世道之兴衰。”故对前人诸本编次,详加斟酌,务使编次得宜,诗意了然。其编年当是诸本中之最善者。杨氏参考自宋迄清各家注本,而不矜奇逞博,裁择众家之长,结合自己心得,故能融会贯通。尤注重依据时地背景,以阐明诗之作年与主旨。且精选诸家评笺作为注释之补充,故其评注简明扼要,不穿凿附会,不作繁琐引证考据,援引旧说,择善而从,又时有自己之独到之见。对朱鹤龄之漏略,仇兆鳌之舛误,浦起龙之凿解,多所增益或纠正。而于影响极大之钱谦益笺注,则几无涉及。于当时诸家评本亦多所引据,颇资参考。其于诗文中“字有一字数音者,每致混读,兹随四声圈出,使得一览了然。”此举更为以前注本所未及。该本精简得要,平正通达,故流传版本最多,清刻本有六种,民国以后有十多种。其初刊本为乾隆五十七年(1792)阳湖杨氏九柏山房初刻本,最新本为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之标点排印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