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寺

    在河南省洛阳市东。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(68)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营建的第一座寺院。素有“释源”、“祖庭”之称。相传原为鸿胪寺,后改名白马寺。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.5公里。白马寺北魏时已颇隆盛,至唐武则天时最为宏大,寺内僧众千余。及安史之乱,回纥兵纵焚寺内高阁,白马寺惨遭破坏。后经宋、元、明历代重修,始成今日之规模布局。1949年后又经多次大修,使古刹焕然一新。寺院占地4万平方米,现有建筑150余楹,存佛像百余尊,唐以降历代碑碣40余通。清凉台、齐云塔、腾兰墓、焚经台、断文碑、夜半钟,自清以来被誉为白马寺六景。张继《宿白马寺》诗,即指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