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门

    ①周代六乐舞之一。相传为黄帝所作,用以祭祀天神。《郊庙歌辞·祀圜丘乐章·雍和》:“云门骇听,雷鼓鸣空。”亦泛指帝王雅音。杨巨源《听李凭弹箜篌二首》之一:“君王听乐梨园暖,翻到云门第几声。”②指瀑布等湍急水流的出口。因水气如云雾,故称。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》之六:“风磴吹阴雪,云门吼瀑泉。”③高耸入云的山门。代指佛寺。陆龟蒙《新秋月夕客有自远相寻者作吴体二首以赠》之一:“云门老僧定未起,白阁道士遥相迎。”④指蜀地。因晋左思《蜀都赋》有“指渠口以为云门”之语,故称。崔涂《入蜀赴举秋夜先生话别》:“云门一万里,应笑又担簦。”⑤山名。(1)在浙江绍兴南。亦名东山。山有云门寺灵澈有《云门雪夜》诗。(2)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。山有云门寺,五代文偃禅师居此,创云门宗。文偃《偈颂》之一:“云门耸剔白云低,水急游鱼不敢栖。”(3)在今山东省青州市南。一名云峰山。赵居贞《云门山投龙诗》:“晓登云门山,直上一千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