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湘人 贺铸 北宋

  厌莺声到枕,花气动帘,醉魂愁梦相半。被惜余薰,带惊剩眼,几许伤春春晚。泪竹痕鲜,佩兰香老,湘天浓暖。记小江风月佳时,屡约非烟游伴。
  须信鸾弦易断,奈云和再鼓,曲中人远。认罗袜无踪,旧处弄波清浅。青翰棹舣,白蘋洲畔,尽目临皋飞观。不解寄、一字相思,幸有归来双燕。

【注释】:
①带惊剩眼:因消瘦而吃惊。
②剩眼:指人变瘦后,腰带上空出越来越多的孔眼。泪竹痕鲜,佩兰香老,湘天浓暖记小江。
③泪竹:二女娥皇,女英为舜妃,舜死后,二女洒泪于竹,成为班竹。见《博物志》。
④佩兰:佩饰的兰花。
⑤非烟:步非烟,唐开功业妾。

【译文】:
  莺啼声传来,鲜花的香气飘进屋里。这动人的声音,这沁人肺腑的香气,却只能令我心烦。因为我在醉中苦闷,在梦中无法摆脱萦缠。它们消耗了我大半光阴。鸳被上还有她熏的余香,令我珍惜。我因思念她为她瘦得太快,双眼憔悴。多少次伤春悲秋,今年的春天似乎更晚。斑竹的泪痕似乎未干,曾佩过的幽兰消减,湘地的天气阴柔。记得在清风明月的良辰,多次相约美人,与我结伴游赏玩乐。我相信鸾弦脆弱,任凭我再三弄弦曲终人散,佳人依然不曾出现。她的踪迹无处可寻,昔日同游的地方,只有微风吹拂江面,江波处无迹可求。我登上岸边高高的楼观,终日里凝神眺看,无一音信,只有双燕归来以解相思。

【赏析】:
  本词是伤春怀人之作,起三句以乐景反衬愁情,愈见其愁之深,统报全篇,以下写湘天春愁,上片开头三句起笑突兀,由外而内,由景入情,惝恍迷离,开篇已有哀感艳情。以“厌”字领起,下接四言对句,描绘室外春意盎然之美景,极细腻柔媚,且声味兼到,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。第三句具体描写“厌”字之神理,或醉或梦,表现愁情之深浓。下片由情入景,以燕子双归而情人尚锭在天涯作结,末句虽强作自我宽解之辞,貌似旷达,实质上不过是含泪的强笑,更令人心酸。此首怀人之作,艺术特点是融景入情,设色浓丽。上片重在伤春,而以莺声、花气、泪竹、佩兰融入之。泪竹、佩兰是正面渲梁、莺声、花气是反面衬托。过拍由伤春转入伤别。下片写曲终、人散、访旧、骋望,而以江峰、清秋、青翰、白频融入之。歇拍再融入双燕,既是以景结情,又与篇首“莺声”相映成章。“似曾相识”的双燕归来,似乎可以给人带点安慰,人有情,偏偏不解寄相思,燕无知,却依旧归来伴孤独。似自宽自解,仔细品味,却有无限凄凉和感伤。燕归而人远,燕双而人孤,愈显酸悲。感情上与起句的“厌”相呼应,针线甚为缜密。全词语言典雅华丽,结构动荡开合,十分严密。李攀龙评曰:“词虽婉丽,意实展转不尽,诵之隐隐如奏清庙朱弦,一唱三叹”(《草堂诗余隽》)。全词语言典雅华丽,结构动荡开合,十分严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