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曜

古代天文学名词。《开元占经》卷一百零四载有唐代传入的印度《九执历》,九执即指九曜,即日、月、五星再加罗睺、计都两暗曜。罗睺、计都是从梵文rahu和ketu译出,其天文意义是:罗睺为黄白道的升交点,而计都则为黄白道的降交点。印度天文学认为这两交点各有隐星,把它们列入九曜神。或曰:九曜为梵历的一种历象,一日曜、二月曜、三火曜、四水曜、五木曜、六金曜、七土曜、八罗睺、九计都。《大日经疏》:“执有九种,即日、月、水、火、木、土、金七曜及与罗睺、计都,合为九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