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观

738—839

唐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俗姓夏侯。十一岁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。二十岁起遍寻名山,广学经论。先后从淮南法藏受海东《起信论疏义》、天竺诜法师等习《华严经》,从天台宗湛然学天台止观学,向牛头山惠忠、径山、道钦等咨南宗禅法、慧云禅师问北宗玄理。后长住清凉山(即五台山)专讲《华严经》。贞元十一年(795),应诏赴京,被礼为“教授和尚”,赐号“清凉国师”,参与般若译场,共同译出四十卷本《华严经》。以恢复华严宗正统为己任,力破慧苑异说,提出“真空观”、“理事无碍观”、“周遍念容观”,维护和弘扬法藏教义,为中兴华严宗之著名人物,被推崇为华严宗四祖。弟子主要有宗密等。著有《华严经疏》、《华严法界玄镜》、《三圣圆融观门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