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浊

官职制度。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官职有清、浊之分,士族高门只出任与自己身份相应的“清官”,寒门只能任“浊官”。由浊官迁任清官,可大大提高社会地位,故当时任官唯论清浊,从浊官得微清,则胜于转。唯西魏、北周时官不分清浊。北宋时,清流指进士出身及带职人,浊流则指恩荫及杂流入仕者。元祐三年(1088)为甄别资品,寄禄官自朝议大夫至金紫光禄大夫并分左、右两阶,进士出身及带职人,转至左朝议大夫迁左中散大夫,为两阶;其余人转至右朝议迁左朝议大夫,再转右中散大夫迁中散大夫,为四阶。后以人言省去,不再分清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