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钺

①(?—1403)明苏州常熟(今属江苏)人,字叔扬。建文进士,授刑科给事中。建文三年(1401)以父丧家居。燕师至长江上,苏州知府姚善以书招,因父丧辞。永乐元年(1403)授户科左给事中,赴京途中投水死。著有《黄给谏遗稿》。②官制用语。指以黄金装饰的斧。本为帝王征伐专用。《尚书·牧誓》:“王左杖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后成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。三国以后,个别重臣出征时假授黄钺,为皇帝授予的最高恩遇,拥有权力大于使持节,可诛杀持节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。北魏、东魏时重臣死后,或有追赐假黄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