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关监督

官名。清代海关行政长官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始开江、浙、闽、粤海禁,于云台山、宁波、漳州、澳门设四海关,每关设监督,满汉各一人,由各部院司轮差,任期一年。旋改归督抚兼管。自是监督特掌管印信,监收钱粮。鸦片战争后,开辟五口通商,随后新关渐增,凡通商口岸海关或专设监督,或设海关道管理,或由地方兵备道、分巡守备道兼任。此类关道亦称海关监督,掌水陆通商货税,或隶南、北洋通商大臣,或隶本省督抚,亦有将军兼理者。后海关俱聘外国人任税务司,把持大权,海关监督形同虚设,仅于每年四季按税务司所报查收税银,再通过督抚奏报中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