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文帝

1377—1402

即朱允炆。明代皇帝。1398—1402年在位。太祖孙,朱标次子。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立为皇太孙。尝受命省决章奏,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。三十一年即帝位,改元建文。诏举人才、省并州县、革冗员、行宽政、赦有罪、蠲逋赋,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。赐民高年米肉絮帛、鳏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,罢天下不急之务。又诏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,更定内外大小官制。用齐泰、黄子澄议,先后削夺湘、齐、代、岷、周诸王,并下诏责让燕王、逮王府官僚。燕王起兵“靖难”,帝先后以耿炳文、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师征讨,战屡败,乃罢齐、黄官。建文二年(1400)诏均江浙田赋,苏松人仍得官户部。任盛庸为平燕将军再伐燕,大败燕军于东昌,三年复齐、黄官。四年五月,燕军南下,诏天下勤王,议割地罢兵。燕兵渡江,谷王橞及李景隆开京师金川门降。宫中起火,帝不知所终。一说自焚死,或说由地道出亡,换僧装流浪各地,自号应文。明无谥,清乾隆时追谥“恭闵惠皇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