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渊

①(约252—310)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。公元304—310年在位。西晋新兴(治今山西忻州)人,字元海。匈奴族。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。幼习《毛诗》、《京氏易》,尤好《春秋左氏传》及孙吴兵法,膂力过人。曾云:“每观书传,常鄙随陆无武,绛灌无文。”魏末为质任,留居洛阳。晋太康末,任北部都尉,继授建威将军,袭匈奴左部帅。永安元年(304),在离石(今属山西)起兵反晋,称大单于,旋迁左国城(今山西离石东北),以匈奴为汉之甥,建国号汉,称汉王,改元元熙,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,置百官。元熙五年(308)即帝位。次年,迁都平阳(今山西临汾西南),命其子聪攻晋。河瑞二年(310)病卒。后其侄刘曜即位,改国号为赵,史称前赵。庙号高祖。②(1258—1307)元东平齐河(今属山东)人。复亨子。世祖时,为千户。至元十二年(1275),从攻淮安。十六年,领后翼军,从张弘范灭宋于崖山。升颍州副万户。二十四年,领水步军二万,从镇南王脱欢侵安南。后领绍兴浙江五翼军,守杭州。病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