畺在说文解字
卷标:卷十三
拼音:jiānɡ
部首:畕
 查看:汉字「畺」在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

《说文解字》  查看扫描版

【卷十三】【畕】  居良切

界也。从畕;三,其界畫也。疆畺或从彊、土。

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   查看扫描版

界也。
七月。萬壽無疆。傳曰。疆、竟也。田部曰。界、竟也。然則畺界義同。竟境正俗字。信南山。我疆我理。傳曰。疆、畫經界也。理、分地理也。緜曰。乃疆乃理。江漢曰。于疆于理。其義皆同。經界出於人爲。地理必因地阞。二者必相因而至。不知地阞則水不行。
从畕。三其介畫也。
介各本作界。今正。介、畫也。畫、介也。二字義同。居良切。十部。
畺或从土。彊聲。
今則疆行而畺廢矣。惟周禮有畺。

汉字:「畺」 字形演变


庫492(甲)

大盂鼎(金)西周早期

師遽方彝(金)西周中期

五祀衛鼎(金)西周中期

史墻盤(金)西周中期

毛伯簋(金)西周晚期

不𡢁簋(金)西周晚期

大克鼎(金)西周晚期

奚子㐁車鼎(金)春秋早期

陳公子叔𨙅父甗(金)春秋早期

秦公簋(金)春秋中期

邾公華鐘(金)春秋晚期

杲伯鼎(金)春秋

冉鉦鋮(金)戰國早期

妾子𧊒壺(金)戰國晚期

中山王昔壺(金)戰國晚期

郭.語3.48(楚)

上(1).孔.9(楚)

包2.87(楚)

說文‧畕部

說文或體


小篆

康熙字

楷体


【上一字】畕    【下一字】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