臑在说文解字
卷标:卷四
拼音:nào
部首:肉
 查看:汉字「臑」在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

《说文解字》  查看扫描版

【卷四】【肉】  那到切

臂羊矢也。从肉需聲。讀若襦。

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   查看扫描版

臂。
句。
羊豕曰臑。
各本皆作臂、羊矢也。鄉射禮音義引字林臂、羊豕也。禮記音義引說文臂、羊犬也。皆不可通。今正。許書嚴人物之辨。人曰臂。羊豕曰臑。此其辨也。禽有假臂名者。如周禮、內則馬般臂是也。人臂無偁臑者。如儀禮、禮記肩臂臑皆謂牲體也。許書之體本多言曰某。轉寫者多改曰某二字爲一也。字旣改曰臑爲也。又誤羊豕爲矢。襲繆者久矣。不曰羊豕臂曰臑、而先言臂者何也。尊人也。謂人之臂、在羊豕則曰臑也。不以臑字廁於胡胘膍胵膘膟膫之所、而廁於此何也。廁於此以舉正人物之名之例也。禮經臂臑爲二。然則手上人禽皆曰臂。臂上則人曰厷、禽曰臑。何以言人臂、禽臑也。曰臂可偁厷。厷亦可偁臂。許蒙上文臂篆言、故爲統辭。未及分析也。鄭注禮曰。肩臂臑、肱骨。肫骼。股骨。則又以肱統三者、以股統二者也。臑之言濡也。濡者、柔也。
从肉。需聲。讀若儒。
各本作襦。今從鄉射禮音義。人于反。古音在四部。鉉用𨙻到一切。乃音轉。非古本音也。作腝者誤。

《说文系传》   查看扫描版

臂羊矢也。從肉需聲。讀若襦。
臣鍇按:《史記》:龜前臑骨,帶之入山林不迷。蓋骨形象羊矢,因名之也。

汉字:「臑」 字形演变


說文‧肉部

睡.日甲70背(秦)


小篆

康熙字

楷体


【上一字】臂    【下一字】肘